康熙字典

检字取名参考

检
拼音jiǎn 注音ㄐㄧㄢˇ
部首木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11画
康熙笔画(檢:17)画 部外13画
五笔swgi|swgg 郑码fobv 仓颉domm
四角号码48919 统一码基本区 U 68C0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木

吉凶寓意:吉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,多用男性

取名含义

姓名学解释:性刚果断,少年失怙,中年多灾,刑偶伤子。 (仅供参考)

起名意思:指约束,限制,考察,品行,节操。

取名寓意:检字用着取名寓指品行端正、情操高洁之义,寓意吉祥又有内涵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4065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77%,男孩名字占76%,女孩名字占:24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检字五行属性为木,根据五行木克土的原理,检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土的字取名;

2、检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iǎn或同声调上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检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检字,晚辈忌讳用检字取名。

检同五行吉利字

检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557   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居奄切,兼上聲。《說文》書署也。《徐曰》書函之蓋,三刻其上,繩緘之,然後塡以泥,題書其上而印之也。《周禮·地官·司市註》璽節印章,如今斗檢封。

又玉檢,以玉爲檢也。《前漢·武帝紀封禪註》金泥玉檢。

又書袠之簽曰檢。《後漢·公孫瓚傳》皁囊施檢。《類篇》俗謂之燕尾,又謂之排。

又檢制也。《孟子》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。

又《爾雅·釋詁》檢,同也。《郭註》模範同等。

又檢式也。《淮南子·主術訓》人主立法,先自爲檢式儀表,故令行于天下。又櫽栝謂之檢。《揚子·法言》蠢迪檢押。

又檢點,官名。《宋史·太祖紀》爲都檢點。

又《韻會》俗謂文書藳曰檢子。

又姓也。《姓苑》漢句章尉檢其明,避諱改作𥳑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六】【木部】檢

書署也。从木僉聲。居奄切

《说文解字白话版》

检,书内的标签。字形采用“木”作边旁,“佥”是声旁。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書署也。

書署謂表署書函也。後漢祭祀志曰。尚書令奉玉牒檢。皇帝㠯二分璽親封之訖。太常命人發壇上石。尚書令藏玉牒已。復石覆訖。尚書令以五寸印封石檢。按上云玉牒檢者,玉牒之玉函也。所謂玉檢也。下云石檢者,上文云石覆訖是也。檢以盛之。又加以璽印。周禮注曰。璽節,印章。如今斗檢封矣。廣韵云。書檢者,印窠封題也。則通謂印封爲檢矣。公孫瓚傳曰。袁紹矯刻金玉㠯爲印璽。每有所下。輒皁囊施檢。章懷曰。檢今俗謂之排。排如今言幖簽耳。

從木。僉聲。

居奄切。七部。引伸爲凡檢制,檢挍之偁。

汉语字典

jiǎn

名词

1、(形声。从木,佥( qiān)声。本义:书匣上的标签)

2、同本义

检,书署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今字作签。

辄皂囊施检。——《后汉书·公孙瓒传》

3、又如:检封(缄封,封藏);检素(封好的信,书信)

4、法式,法度

检,法度也。——《苍颉篇》

然物有恒姿,而思无定检。——《文心雕龙·物色》

5、又如:检式(法式;制度);检押(也作“检柙”,“检狎”。规矩,法度;或匡正)

6、品行;节操

初,朗少时虽涉猎文学,然不治素检,以吏能见称。——《三国志》

jiǎn

动词

1、约束,限制

德亡首褒不检。——《汉书·王莽传》。注:“局之。”

自此致身绳检外,肯教世路日兢兢。——司徒空《退栖》

2、又如:检束(整顿好行装);检勑(检点,整饬);检邪(制止邪气);检勒(检点约束);检局(约束,节制)

3、考查,察验

骠骑执法以检下。——《后汉书·周黄徐姜申屠传》。注:“犹察也。”

4、又如:检还(查点清楚后归还);抄检(搜查,查抄);检尸(验尸);检视(检查,料理);检详(审查考核)

5、拣选,挑出。如:检举(选拔;举荐)

6、翻阅,查阅。如:检卷(检阅文书案卷);检书(翻阅书籍);检量(查阅斟酌)

7、收拾,整理。如:检场(收拾场地;收拾场地的人);检幅(修整边幅);检饬(整治);检晒(整理翻晒)

8、通“敛”。收敛,约束言行;收聚

检身若不及。——《书·伊训》。《正义》云:检,谓自摄敛也。

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
此数检百里之地也。——《管子·山权数》

jiǎn

形容词

1、端正的。如:检正(端正的操行);检著(正大精辟);检才(坏蛋;滑头)

2、有法度的。如:检检(有法度的样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