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笙字取名参考

笙
拼音shēng 注音ㄕㄥ
部首竹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11画
康熙笔画(笙:11)画 部外5画
五笔ttgf 郑码mmc 仓颉hhqm
四角号码88105 统一码基本区 U 7B19 结构上下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木

吉凶寓意:吉

是否为常用字:是

姓名学:姓

取名含义

姓名学解释:精力旺盛,双妻之格,名利有份,幸福之字。 (仅供参考)

起名意思:指簧管乐器,一般用十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。

取名寓意:笙字用着取名寓指古朴、高雅、柔和之义,寓意吉祥又有内涵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57552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80%,男孩名字占45%,女孩名字占:55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笙字五行属性为木,根据五行木克土的原理,笙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土的字取名;

2、笙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ēng或同声调阴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笙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笙字,晚辈忌讳用笙字取名。

笙同五行吉利字

笙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879   同文本:P1661   

《唐韻》《廣韻》所庚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師庚切,𠀤音生。《廣韻》樂器也。《世本》隨作笙。一曰女媧作。《說文》笙,十三簧,象鳳之身也。正月之音,物生,故謂之笙。《釋名》笙,生也。象物貫地而生也。《博雅·釋樂》以瓠爲之,十三管,宮管在左方。《白虎通》笙者大蔟之氣,象萬物之生故謂之笙。《爾雅·釋樂》大笙謂之巢,小者謂之和。《註》大者十九簧,和,十三簧者。《前漢·律歷志》匏曰笙。《註》匏,瓠也。列管瓠中,施簧管端。《書·益稷篇》笙鏞以閒。《詩·小雅》笙磬同音。《周禮·春官》笙師掌敎歙竽、笙。

又細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笙,細也。自關而西,秦、晉之閒,凡細貌謂之笙。《廣雅》笙,小也。

又地名。《左傳·宣十八年》歸父還自晉至笙。《註》笙,魯境。

又簟名。《揚子·方言》簟謂之笙。《左思·吳都賦》桃笙象簟,韜于筒中。

又叶師莊切。《詩·小雅》鼓瑟吹笙。叶下將、行,行音杭。

又《字彙補》疏臻切,音莘。《史記·齊世家》遂殺子糾于笙瀆。《索隱曰》鄒誕生本作莘讀,莘、笙聲相近。考證:〔以瓠爲之,十三管,宮管在左方。〕謹按此數語出博雅,誤列入釋名語中。今於以瓠句上增博雅釋樂四字。〔《白虎通》笙之爲言施也,牙也。萬物始施而牙,太蔟之氣也。〕謹按原文笙作匏上二語乃匏之訓詁,與笙字無涉。今据本書改笙者大蔟之氣,象萬物之生故謂之笙。〔《書·益稷謨》笙鏞以閒。〕謹按益稷不稱謨,謨改篇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五】【竹部】笙

十三簧。象鳳之身也。笙,正月之音。物生,故謂之笙。大者謂之巢,小者謂之和。从竹生聲。古者隨作笙。所庚切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十三簧。

蒙上管樂而言。故不云管樂也。大鄭周禮注曰。笙十三簧。按廣雅云笙十三管。亦每管有簧也。

象鳳之身也。笙,正月之音。物生故謂之笙。

* 通曰。八音,匏曰笙。匏之爲言施也。在十二月萬物始施而牙。笙者,大蔟之氣。象萬物之生。故曰笙。釋名曰。笙,生也。象物貫地而生也。按禮經。東方鐘磬謂之笙鐘,笙磬。笙猶生也。東爲陽中。萬物以生。是以東方鐘磬謂之笙也。初生之物必細。故方言云。笙,細也。竽,大笙也。故竽可訓大。

大者謂之巢。小者謂之和。

見釋樂。孫云。巢高大。和小笙。鄉射記曰。三笙一和而成聲。三笙謂大者。一和謂小者也。

从竹生。

列管故从竹。正月之音故从生。舉會意包形聲也。韵會本無聲字爲長。所庚切。十一部。

古者隨作笙。

通典曰。出世本。

汉语字典

shēng

名词

1、(形声。从竹,生声。本义:簧管乐器) 同本义

笙,十三簧象凤之身也。笙,正月之音,物生故谓之笙。——《说文》

大笙谓之巢,小者谓之和。——《尔雅》

笙长四尺。——《风俗通》

三人吹笙,一人吹和。盖小者。——《仪礼·乡射礼记》注

我有嘉宾,鼓瑟吹笙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鹿鸣》

2、又如:笙弄(弄笙);笙簧(簧管乐器);笙咽(笙的音质失调);笙竽(笙和竽);笙匏(笙和匏);笙筑(笙和筑);笙暖(对笙簧加热,使音质清亮);笙籁(笙和籁。古管乐器);笙镛(亦作“笙庸”。古乐器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