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笪字取名参考

笪
拼音 注音ㄉㄚˋ
部首竹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11画
康熙笔画(笪:11)画 部外5画
五笔tjgf 郑码mka 仓颉ham
四角号码88106 统一码基本区 U 7B2A 结构上下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木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竹箬,有竹席之义。

取名寓意:笪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304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65%,男孩名字占49%,女孩名字占:51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笪字五行属性为木,根据五行木克土的原理,笪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土的字取名;

2、笪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á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笪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笪字,晚辈忌讳用笪字取名。

笪同五行吉利字

笪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881   

《廣韻》多旱切《集韻》黨旱切,𠀤音亶。《博雅》擊也。亦姓。

又《集韻》得案切,音旦。筥也。一曰答也。一曰筕篖,似籧篨,直文而麤者。江東呼爲笪,斜文爲䉬。

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𠀤當割切,音妲。笞也。一曰覆舟簟。

又《廣韻》都達切《集韻》他達切,𠀤音闥。《南部新書》盧文進出獵,忽天暗星見,士人謂之笪。

又地名。《明一統志》諸曁有烏笪山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五】【竹部】笪

笞也。从竹旦聲。當割切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笞也。

笪者,可以撻人之物。

从竹。旦聲。

當割切。十五部。

汉语字典

动词

1、鞭打

笪,笞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笪者可以挞人之物。

2、又如:笪笞(笞挞,鞭打)

名词

1、竹箬

笪,箬也。——《一切经音义》引《说文》

2、〈方〉∶粗竹席。如:笪屋(用粗竹席铺盖的屋)

3、拉船用的索子

百丈者,牵船篾,内地谓之笪。——元·周密《齐东野语》

4、日蚀。如:笪日(日蚀之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