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菏字取名参考

菏
拼音 注音ㄏㄜˊ
部首艹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1画
康熙笔画(菏:14)画 部首 部首笔画6画 部外8画
五笔aisk 郑码evaj 仓颉temr
四角号码44121 统一码基本区 U 83CF 结构上下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水

吉凶寓意:吉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,多用女性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地名用字。

取名寓意:菏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9206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87%,男孩名字占53%,女孩名字占:47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菏字五行属性为木,根据五行木克土的原理,菏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土的字取名;

2、菏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é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菏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菏字,晚辈忌讳用菏字取名。

菏同五行吉利字

菏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1037   

《唐韻》胡歌切,音何。《玉篇》菏,菔草。

又《集韻》居何切,音歌。《韻會》賈我切,音舸。𠀤澤名。詳水部渮字註。

又同荷。詳荷字註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十一】【水部】菏

菏澤水。在山陽胡陵。《禹貢》:“浮于淮泗,達于菏。”从水苛聲。古俄切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渮水。在山陽湖陵南。

各本水上衍澤字,陵下奪南字。今依尙書音義正。前志山陽湖陵下曰。禹貢荷水在南。濟陰郡下曰。禹貢荷澤在定陶東。水經曰。荷水,在山陽湖陸縣南。荷澤在濟陰定陶縣東。是豫州渮澤,徐州渮水,畫然二事。依水經及注。渮水雖源於渮澤。而與渮澤迥別。釋文於徐州引說文水出山陽湖陵南,非渮澤也。今本說文淺人增澤。大誤矣。山陽郡湖陵,見前志。王莽改曰湖陸。光武仍曰湖陸。至章帝復湖陸之號。今山東兖州府魚臺縣縣東南六十里有湖陵故城。與江南沛縣接畍。前志湖陵下曰。禹貢浮於淮泗。通於荷。荷水在南。不但言荷水在南而必舉此禹貢文者,明此荷水非豫州及道沇水之荷澤也。水經曰。濟水,又東至乘氏縣西。分爲二。其一東南流者,過乘氏縣南。又東過昌邑縣北。又東過金鄉縣南。又東過東緍縣北。又東過方與縣北。爲荷水。又東過湖陸縣南。東入於泗水。酈氏云。尙書曰浮于淮泗,達于荷是也。按此經注所說故道,今多湮塞不可詳。

禹貢。浮于淮泗。達于渮。

不稱道渮澤沇水又東至於渮者,彼爲渮澤。此爲渮水。與班意同也。不言夏書言禹貢者,正襲班語也。尙書古文疏證曰。自淮而泗。自泗而渮。然後由渮入?。以達於河。徐之貢道也。上文沇州浮于濟漯,達于河。次靑州便浮于汶,達于濟。不復言達于河。次徐州浮于淮泗,達于渮。不復言達于濟。至揚州則浮于江海,達于淮泗。且不復言達于渮。不復言者,蒙上文也。聖經之書法也。

从水。苛聲。

古俄切。十七部。按當左形右聲。篆體取結搆乃似上艸下河耳。五經文字云。渮見夏書。古本亦作荷。玉裁謂古尙書,史記漢書,水經注皆作荷。或是假借。或是字誤。不可定。而應劭曰尙書荷水,一名湖。韋注漢曰荷胡阿反。是則湖陵以荷水得名。荷與湖,語之轉。至若今史記,漢書,俗本尙書作浮于淮泗。達于河。皆誤字也。郡國志注譌作苟。

汉语字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