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餗字取名参考

餗
拼音 注音ㄙㄨˋ
部首飠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15画
康熙笔画(餗:16)画 部首 部首笔画9画 部外7画
五笔wyvi|wvsk 郑码oxfj 仓颉oidl
四角号码85796 统一码基本区 U 9917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火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暂无。

取名寓意:餗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1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75%,男孩名字占45%,女孩名字占:55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餗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餗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
2、餗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ù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餗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餗字,晚辈忌讳用餗字取名。

餗同五行吉利字

餗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1420   

《唐韻》桑谷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蘇谷切《韻會》蘇木切,𠀤音速。鼎實也。《易·鼎卦》鼎折足,覆公餗。《正義》餗,糝也。八珍之膳,鼎之實也。《周禮·天官·醢人·糝食註》糝食,菜餗蒸。《疏》若今煮菜,謂之蒸萊也。

又《集韻》測角切,音促。義同。《說文》本作𩱖。《集韻》亦作𩞌𩞍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𩱫或从食束。

束聲。

汉语字典

名词

鼎中的食物。泛指佳肴美味

九四,鼎折足,覆公餗。——《易·鼎》。孔颖达疏:“餗,糁也,八珍之膳,鼎之实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