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騃字取名参考

騃
拼音 注音ㄙˋ
部首馬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17画
康熙笔画(騃:17)画 部外7画
五笔cctd|cocd 郑码cuzm 仓颉sfiok
四角号码73384 统一码基本区 U 9A03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火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暂无。

取名寓意:騃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1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66%,男孩名字占47%,女孩名字占:53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騃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騃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
2、騃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ì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騃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騃字,晚辈忌讳用騃字取名。

騃同五行吉利字

騃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1440   同文本:P1680   

《唐韻》五駭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語駭切,𠀤𤶗。《廣韻》癡也。

又《說文》馬行仡仡也。

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牀史切,音俟。駓騃,獸行貌。《張衡·西京賦》植物斯生,動物斯止。衆鳥翩翻,羣獸駓騃。

又《類篇》丈里切,音豸。義同。考證:〔《張衡·西京賦》植物斯生,動物斯止。衆鳥翩翩。〕謹照原文翩翩改翩翻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十】【馬部】騃

馬行㐹㐹也。从馬矣聲。五駭切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馬行㐹㐹也。

人部曰:㐹,勇壯也。吉日:儦儦俟俟。人部作伾伾俟俟,韓詩作𩣚𩣚騃騃。李賢注馬融傳引韓詩:駓駓騃騃,或羣或友。李善注西京賦引韓詩章句曰:趨曰𩣚,行曰騃。按毛傳亦曰:趨則伾伾,行則俟俟。毛用叚借字,韓乃正字也。騃騃與俟俟音義同,俟,大也,皆鉏里切。方言曰:癡,騃也。乃讀五駭切,俗語借用之字耳。

从馬矣聲。

一部。

汉语字典

ái

形容词

1、(形声。从马,矣声。( )本义:马行勇壮的样子)

2、假借为“佁”。愚,无知

騃,痴 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
騃,无知之貌。——《苍颉篇》

内实騃,不晓政事。——《汉书·息夫躬传》。注:“愚也。”

仆虽騃,亦粗知自爱。——唐·韩愈《答刘秀才论史书》。

3、又如:騃子(愚笨的人);騃冶(娇憨美艳)

4、呆痴,不明事理

嘉本典虞騃…其容止举动,甚蚩騃,语辄自谓“侯身”,时人以为笑。——《三国志·明悼毛皇后传》

违明诰于前修,垂蚩于后代。——《三国志·孙休传注》

痴牛与騃女,不肯勤农桑。——唐·卢仝《月蚀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