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啸字取名参考

啸
拼音xiào 注音ㄒㄧㄠˋ
部首口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1画
康熙笔画(嘯:15)画 部外12画
五笔kvij|kvhw 郑码jxno 仓颉rlll
四角号码65027 统一码基本区 U 5578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木

吉凶寓意:吉

是否为常用字:是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1、啸引,啸召,呼唤,召唤,长鸣;2、自然界发出的声音。

取名寓意:啸字用着取名寓指德高望尊、形容很大的号召能力之义,寓意吉祥又有内涵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49593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70%,男孩名字占74%,女孩名字占:26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啸字五行属性为木,根据五行木克土的原理,啸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土的字取名;

2、啸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iào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啸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啸字,晚辈忌讳用啸字取名。

啸同五行吉利字

啸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206   

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蘇弔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先弔切,𠀤音熽。《說文》吹聲也。《詩·召南》其嘯也歌。《箋》嘯,蹙口而出聲。

又《小雅》嘯歌傷懷。《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》長嘯哀鳴。《拾遺記》前漢,西方有因霄之國,人皆善嘯。丈夫嘯聞百里,婦人嘯聞五十里。《世說新語》蘇門山中忽有眞人,阮籍往觀,對之長嘯良久,乃笑曰:可更作籍。後嘯意盡退,還半嶺許,聞上唒然有聲,如數部鼓吹,林谷傳響,顧看,乃向人嘯也。

又《集韻》息六切,音肅。吹氣若歌。《詩·王風》有女仳離,條其歗矣。《釋文》歗,本亦作嘯。

又《集韻》《正韻》𠀤尺栗切。與叱同。《禮·內則》不嘯不指。詳前叱字註。唒字从口从酋。嘯字十六畫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二】【口部】嘯

吹聲也。从口肅聲。歗,籒文嘯从欠。穌弔切

《说文解字白话版》

啸,吹口哨。字形采用“口”作边旁,“肃”作声旁。“歗”,这是籒文写法的“啸”,采用“欠”作边旁。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吹聲也。

召南箋曰。嘯,蹙口而出聲也。

从口。肅聲。

穌弔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
汉语字典

xiào

动词

1、(形声。从口,肃声。本义:撮口作声,打口哨)

2、同本义

啸,吹声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其嘨也歌。——《诗·召南·江有汜》

不嘨不指。——《礼记·内则》

激于舌端而清谓之啸。——《封氏闻见记》

登东皋以舒啸。——晋·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

俯仰啸歌。——明·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
若啸呼状。——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
倚修木而啸。——明·刘基《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》

3、又如:啸傲林泉(在幽静的山林泉水环抱中隐居);啸吟(长啸哀叹);啸指(以指夹唇吹之作声)

4、呼召,号召

嘨者,谓若有所召命,若齐庄抚楹而歌耳。——《匡缪正俗》

招具该备,永啸呼些。——《楚辞》

5、又如:啸引;啸召(呼唤;召唤);啸合(召唤聚集);啸侣(呼叫同类;召唤同伴);啸侣命俦(召唤同伴);啸命(高声命令)

6、鸟兽等的长声鸣叫

虎啸猿啼。——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
乳虎啸谷。——清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
7、又如:鸟啸;啸萃(鸣叫而聚集);啸吼(长声吼叫);啸风(呼风);风嘶雨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