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崩字取名参考

崩
拼音bēng 注音ㄅㄥ
部首山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1画
康熙笔画(崩:11)画 部外8画
五笔meef 郑码llqq 仓颉ubb
四角号码22227 统一码基本区 U 5D29 结构上下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土

吉凶寓意:吉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,多用男性

取名含义

姓名学解释:刑偶伤子,刑克父母,一生多灾,难得幸福,病弱短寿。 (仅供参考)

起名意思:本义指山倒塌。后引申为帝王或王后死亡,破裂等意。

取名寓意:崩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341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83%,男孩名字占50%,女孩名字占:50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崩字五行属性为土,根据五行土克水的原理,崩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水的字取名;

2、崩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ēng或同声调阴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崩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崩字,晚辈忌讳用崩字取名。

崩同五行吉利字

崩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315   

〔古文〕𨹹《廣韻》北滕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悲朋切,𠀤音繃。《說文》山壞也,从山朋聲。《玉篇》毀也。《禮·曲禮·註》郉昺曰:自上墜下曰崩。《詩·小雅》如南山之壽,不騫不崩。《春秋·僖十四年》秋八月辛卯,沙鹿崩。《註》沙鹿,山名。

又殂落也。《穀梁傳·隱三年》高曰崩,厚曰崩,尊曰崩。

又姓。《正字通》明正德中崩愈堅,固始縣丞,潛山人。《集韻》作𡹔。亦作𨻱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崩,山壞也。从山,朋聲。

《说文解字白话版》

崩,山体坍塌。字形采用“山”作边旁,“朋”是声旁。

汉语字典

bēng

动词

1、(形声。从山,朋声。本义:山倒塌)

2、同本义

梁山崩。——《左传·成公五年》

3、又如:山崩地裂

4、崩裂;倒塌

中间力拉崩倒之声,火爆声,呼呼风声,百千齐作。——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

5、又如:崩拆(倒塌断裂);崩陷(倒塌陷落);崩陨(塌陷);崩损(崩塌损坏);崩坠(倒塌坠落)

6、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,常用山塌下来比喻,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“崩”

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。——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
越二月,帝崩。——《明史·海瑞传》

7、又如:崩驾(帝王之死);崩殂(崩背,崩逝。又指帝王之死)

8、崩溃;垮台;败坏

不义不昵,厚将崩。——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
三年不为乐,乐必崩。——《论语·阳货》

9、又如:崩阙(败坏);崩动(煽动败坏)

10、破裂,迸裂

天崩地塌壮士死。——吴士玉《玉带生歌奉和漫堂先生》

11、又如:谈崩了;崩裂(物体突然破裂);崩云(破裂的云彩);把气球吹崩了

12、炸伤;枪毙。如:爆竹崩了他的手;咋不崩了他?

13、血崩,指妇科“崩症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