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欲字取名参考

欲
拼音 注音ㄩˋ
部首欠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11画
康熙笔画(欲:11)画 部外7画
五笔wwkw 郑码oojr 仓颉crno
四角号码87682 统一码基本区 U 6B32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土

吉凶寓意:吉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,多用男性

取名含义

姓名学解释:刑偶伤子,奔波劳苦,晚婚大吉,中年劳,晚年吉祥。 (仅供参考)

起名意思:愿望;需要;想要;形容婉顺的样子。

取名寓意:欲字用着取名寓指好学、温柔、目标明确之义,寓意吉祥又有内涵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5120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77%,男孩名字占49%,女孩名字占:51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欲字五行属性为土,根据五行土克水的原理,欲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水的字取名;

2、欲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ù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欲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欲字,晚辈忌讳用欲字取名。

欲同五行吉利字

欲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567   同文本:P1653   

《唐韻》余蜀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兪玉切《正韻》余玉切,𠀤音浴。《說文》貪欲也。从欠谷聲。《徐曰》欲者,貪欲。欲之言續也。貪而不已,於文欠谷爲欲。欠者開口也。谷,欲聲。《禮·曲禮》欲不可從。《疏》心所貪愛爲欲。

又《禮運》何謂人情。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,弗學而能。

又物欲。《禮·樂記》人生而靜,天之性也。感于物而動,性之欲也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不見可欲,使心不亂。

又《增韻》愛也。《孟子》可欲之爲善。《禮·曲禮》問疾不能遺,不問其所欲。

又期願之辭。《論語》我欲仁。《大學》欲明明德於天下。《文子·微明篇》心欲小,志欲大。

又婉順貌。《禮·祭義》其薦之也,敬以欲。

又將然也。《古銘》欲墮不墮,逢王顆。《杜甫詩》渾欲不勝簪。

又與慾通。《詩·大雅》匪棘其欲。《註》與慾同。
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兪戍切,音裕。義同。《揚雄·羽獵賦》壯士忼慨,殊鄕別趣。東西南北,騁嗜奔欲。《潘岳·西征賦》旣餐服以屬厭,泊恬靜以無欲。俱讀裕。

又叶余律切,音聿。《易林》鼎足承德,嘉謀是克。爲王開庭,得心所欲。考證:〔《老子·道德經》不見可欲,中心不亂。〕謹照河上公註王弼註原文,中改使。〔《詩·大雅》非棘其欲。〕謹照原文非改匪。〔《揚雄·羽獵賦》壯士忼慨,殊鄕別趣。〕謹照原文𧼈改趣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八】【欠部】欲

貪欲也。从欠谷聲。余蜀切

《说文解字白话版》

欲,贪欲也。字形采用“欠”作边旁,“谷”作声旁。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貪欲也。

欲者衍字。貝部貪下云:欲也。二篆爲轉注。今貪下作欲物也。亦是淺人增字。凡此書經後人𡚶竄,葢不可數計。獨其義例精密,迄今將二千年,猶可推𡬶,以復其舊。是以冣目云後有達者,理而董之也。感於物而動,性之欲也。欲而當於理,則爲天理。欲而不當於理,則爲人欲。欲求適可斯已矣,非欲之外有理也。古有欲字,無慾字,後人分别之,製慾字,殊乖古義。論語棖之欲,克伐怨欲之欲,一从心,一不从心,可徵改古者之未能畫一矣。欲从欠者,取慕液之意。从谷者,取虚受之意。易曰:君子以徵忿窒欲。陸德明曰:欲,孟作谷。晁說之曰:谷,古文欲字。晁氏所據釋文不誤。今本改爲孟作浴,非也。

从欠。谷聲。

余蜀切。三部。

汉语字典

名词

1、(形声。从欠,谷( )声。“欠”表示有所不足,故产生欲望。本义:欲望;嗜欲) 同本义

欲,贪欲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俗字亦作慾。

欲者,情之应也。——《荀子·正名》

六欲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贵生》。注:“生死耳目口鼻也。”

以欲竭其精。——《论语》。注:“乐色曰欲。”

然则诸侯之地有限,暴秦之欲无厌。——苏洵《六国论》

厉而不刚者,则欲夺之也。——三国魏·刘劭《人物志》

2、又如:欲令智昏(欲火使人丧失理智);欲障(嗜欲);欲海(佛教语。情欲令人迷本性,沉沦于生死大海);欲界(佛教语。三界之一,在色界之下,包括欲天、人间和地狱等);欲心(情欲之心);欲事(男女情欲之事);欲尘(佛教语。佛家谓财、色、食、名、睡五欲污身如尘埃,故称)

动词

1、想要;希望

无欲速,无见小利。欲速,则不达。——《论语·子路》

欲洁其身而乱大伦。——《论语·微子》

晋鄙…曰:“…今单车来代之,何如哉?”欲无听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
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!——《资治通鉴·汉纪》

故人远我,欲以火器困我也。——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
2、又如:欲踵(想要放效);欲待(想要、打算);欲人勿知,莫若勿为(想要别人不知道,最好自己不去做);欲速则不达(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);欲益反损(想把事情做好,结果反而弄坏)

3、爱好;喜爱

欲,爱也。——《增韵》

人情欲厚恶薄。——《论衡·案书》

故卤莽其性者,欲恶之孽,为性萑苇蒹葭。——《庄子·则阳》

天下之欲疾其君者,皆欲赴诉于王。——《孟子》